“十三五”開局便遇新挑戰,經濟增速、工業品價格、實體經濟利潤、財政收入均出現下降,且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對石油和化工行業造成全面影響,農藥行業自然也不能幸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國際論壇做的“2015中國石化行業運行情況報告”中指出:中國石化乃至農藥行業面對的主要矛盾是結構性的,供給結構錯配現象嚴重。需求管理邊際效益遞減,單純依靠刺激內需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因此,改善供給結構應是作為未來行業的主攻方向,實現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從而實現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高級目標。
趙會長在闡述了農藥行業面臨的挑戰后,同樣給出了對未來行業發展思路的建設性意見-從政府到企業以及協會合力、集成發展,充分發揮體制優勢和市場化的動力機制。
政府層面
加強產業頂層規劃和政策扶持;發揮產業聯盟作用,推動與下游產業的合作以及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加強市場監管,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為產業的創新提供保障和支持。在行業結構調整艱難進行的同時,創新能力不強的短板越發凸顯,因此提高創新能力已成為中國農藥行業不再能逃避的問題。由政府建立國家級非盈利性質的農藥創新中心,攻關核心、關鍵技術,提升全產業鏈的技術實力和產業化水平是可以實踐并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企業層面
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慣性以及做大做強的浮躁心態,將做強放在做大的前面,避免“虛胖”。敢于改變長于模仿,短于創新的從眾心理;強化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利用核心競爭力創造價值,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向更高的境界。
新常態、新形勢下有新的挑戰、也有新的機遇,中國農藥行業要把握時機,在新一輪的調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優勢,實現從“剩者”到“勝者”的華麗轉變。 |